大翅鯨之歌
Songs of the Humpback Whale
作者:茱迪.皮考特
原文作者:Jodi Picoult
譯者:呂玉嬋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3年07月01日
ISBN:9789570528428
【內容簡介】
大翅鯨的歌聲動人心弦,那聲音空靈悠揚,像是孤單時那種繚繞不去的心跳聲令人害怕。
只要能夠成為鯨魚,我願意放棄一切。我願意在靜夜歌唱,確信有人正等著聆聽我的歌聲。我會找到她,我會找到我的終生伴侶。
知名海洋學家奧立佛專注於研究大翅鯨的歌聲,多年來與妻子珍和女兒蕾貝嘉聚少離多,追蹤紀錄大翅鯨是他生活的首要重心,但這卻讓他與妻女漸行漸遠,在一次的劇烈爭執以及肢體衝突後,珍匆忙帶著女兒離家出走,她決定前往東岸投靠弟弟喬利。
曾在空難中倖存的蕾貝嘉無法克服搭機的恐懼,身在西岸的她們於是循著喬利一封封信件的引導,駕車往東岸前進,母女一同展開橫越美國的漫長之旅。她們到訪印地安自治區、看過大峽谷、浸過大鹽湖;她們前往愛荷華州的墜機現場,回顧當年蕾貝嘉幸運生還的驚險場景;歷經現金用罄、衣衫襤褸、迷途失向的種種困境後,她們終於抵達喬利位於麻州的蘋果園。
只是她們所躲避的奧立佛是一位追蹤大翅鯨橫渡浩瀚海洋的專家,憑著追尋大翅鯨多年的經驗法則,他精準判別妻女的去向及軌跡,並在她們背後緊追不放,他希望能用行動來挽回這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就像大翅鯨用歌唱來追尋所愛一樣。麻州的蘋果園是這家庭三位成員的共同目的地,但是在這段長途跋涉的過程中,他們都展開一場自我探尋之旅,發現看待世界、家庭與自身的新角度,在蘋果園聚首後,家庭關係修補的艱難課題才正要開始。
【作者簡介】
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
1967年生於紐約長島。普林斯頓大學創意寫作學士,哈佛教育碩士。
她的作品已經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並在四十餘個國家發行銷售,繁體中文版有:《姊姊的守護者》、《事發的19分鐘》、《第十層地獄》、《換心》、《死亡約定》、《小心輕放》、《當愛遠行》、《完全真相》、《失去的幸福時光》、《家規》、《魔鬼遊戲》、《凡妮莎的妻子》、《留住信念》、《消逝之行》、《孤狼》、《大翅鯨之歌》(依臺灣商務出版時序)。皮考特眾多著作中的《第十層地獄》、《死亡約定》、《完全真相》、《Salem Falls》已被改編成電視電影集,暢銷著作《姊姊的守護者》並翻拍成電影於全球上映。
其在2003年獲得美國新英格蘭最佳小說獎,並榮登《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之列,多部作品皆一出版便盤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數週之久,2012年與女兒Samantha van Leer合著青少年小說《Between the Lines》, 2013年新作為《The Storyteller》。
目前皮考特和丈夫及三個子女住在新罕布夏州。
個人網站:http://www.jodipicoult.com/
【讀後心得】
故事的開始由蕾貝嘉描述她幼年倖存的那場空難拉開序幕,那場空難對蕾貝嘉她們一家人可說是意義重大,那次災難讓她們一家人重新聚在一起,12年後珍和蕾貝嘉離家出走再度重遊舊地,在殘骸中她們關係更加緊密,而那裡也是奧利佛領悟到一件讓他感到痛苦的真相的轉捩點。
全文採用蕾貝嘉的倒敘加上其他角色順敘的方式不斷交錯進行,老實說這樣的安排方式讓我在一開始讀來不太順暢,常常看到後面又會不斷想往前翻,直到看到後頭才漸漸了解作者這樣安排的用意,透過不同視角看待同一件事情有著不同的想法,因為不同的情感而互相扭曲,最後透過讀者的眼睛將所有東西都串起來,給人深刻的感受。
珍和蕾貝嘉的這場旅程可說是收穫不少,包括在大峽谷被壯闊的景色所震懾、躍入大鹽湖感受湖水的浮力、在北美地理中心幫蕾貝嘉度過15歲生日,讓人不禁也想跟著她們一塊旅行,其中大峽谷的飛行隱約和蕾貝嘉的空難產生連結,透過下水也讓珍面對童年海水的恐懼,這也是喬利別出心裁的安排,沿途經過特定的地點而不是走最快的道路讓她們能夠傾聽自己的聲音,並在旅行中成長。
座頭鯨的歌聲動人心弦,像是孤單時那種繚繞不去的心跳聲,牠們只在交配季節呼叫,因此人們認為牠們的叫聲是用來求愛的,奧利佛就像是他所研究的那種座頭鯨,透過與他的家人重新開始的渴望呼聲才能找回妻子,心裡痛苦的自白讓人看到他內心的轉折。
在山姆的蘋果園裡滿常出現嫁接這名詞,嫁接是植物在園藝中所使用的其中一種繁殖方法,即將植物體的一部分固定在另外一個植物體上,使其組織相互癒合,培養為獨立個體。我想這應該就是暗示珍在果園裡找到了能讓她嫁接並療癒傷口的那棵樹吧。
留言列表